文 | 无烦
Liz醒来,发现自己被反锁在自己的车子里,她晃了晃脑袋,头好重,再晃了一下,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自己怎么会在车上过了一夜呢?副驾驶座上有一个白色的面具,还有她的手机,她拿起手机打电话给朋友。朋友一个劲问她,你到底在哪里?她茫然地看看四周,不知所措,她需要下车找一下路标。她费劲地弄开车门,踉踉跄跄地走到一家甜甜圈店门口,用虚弱的声音回电话:“我在XXX街一家甜甜圈店门口。”突然,她看到甜甜圈店的玻璃上反射出的自己,脸,她的脸,她一下子捂住脸,一阵惨叫,昏死过去……
原来,她的脸被特殊的刀划开,画出图案,完全毁容。当Liz被送往医院后,另一位女士,也在车子上发生了同样的事,当时她在发动引擎的时候听到有“嘶嘶”的声音,她转过头去,忽见一条蛇,然后她失去了知觉,等她醒来,发现副驾驶座放着一个白色的面具,她的半张脸上也留下了同样的刀割图案。
第三位受害者也是一样的遭遇,在自己的车上被毒蛇咬,昏过去后,被绑架到一个地方,她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被绑在一张床上,正被一个戴面具穿黑衣的人割断舌经,造成裂舌,脸上也同样刻出了图案……
这是《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最近一季(13季)第7集的场景。《犯罪心理》完全是一部根据真实的联邦调查局行为分析科BAU设计的电视剧。
BAU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部门,全名为“Behavioural Analysis Unit”,是FBI的行为分析部。他们主要针对连环杀人案,从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模式入手建立人物侧写,圈定罪犯的性别、年龄、职业特征、居住环境乃至成长经历,从而预测罪犯下一步行为,直至缉拿罪犯。该剧集对观众的智商要求比较高,它从行为来探测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本能;它从心理入手,强调受害者的行为模式对于被害者的吸引,而后又对人性进行剖析,是很棒的一种侦探逻辑。
残忍且变态的连环作案!
剧中这些女性受害者都是模范公民,她们彼此并不认识,也没有与同一人有宿怨。好像罪犯是完全没有动机,却又故意要让她们受到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折磨。到底为什么?探员发现,这些受害者的唯一共同点是他们车子被发现的地方都在汗考房产门口,汗考房产的中介负责人Lara是一位成功女性,两周前荣登头条,被评为年度优秀房产中介商。而案件正是从她荣登头条那天起陆续发生的。
Lara 有一个女儿Desi,是她在15岁时意外生下Desi,曾被起诉疏于照料和情绪虐待。10年后她生次女Tina后,好像变了一个人,变成了慈母,将Tina一路培养到长春藤大学。但她对Desi的伤害已经造成,不可逆转。头条中她侃侃而谈,俨然是一个成功的母亲和商人,但她只提到女儿Tina而没有提到Desi,一个字也没有提。当BAU探员们接到Tina被绑架的消息时,他们已经完成了犯罪嫌疑人侧写,正奔赴绑架现场。
Desi正用一把刀割向她妹妹Tina,她的母亲Lara则被绑在另一张椅子上,Lara用哀求的口吻说:“我知道我没有做好,但我已经尽力了,我给了你钱,开了这家图腾店。” Desi用一双“怪物”似的绿眼睛盯着她,说:“你说你希望从来没有生过我,你说我是个丑陋的姑娘,从灵魂到外表都很丑陋。你说的对,我就是个怪物。你每天把我关进小黑屋,你知道里面有很多蛇,我当时怕极了,我孤独一人,但那些蛇没有咬我,因为我是个好姑娘。我们现在就来看看Tina有多好,你有多完美。”说着她把蛇放在了Tina身上……BAU的探员们及时赶到。
《犯罪心理》的每一集都有一个令人发指的案件,很多是利用高科技犯罪,难以破解。每一集的作案手段不同、探案经历不同,精彩看点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在每一个血淋林的案件背后,是一个个因为抚养不当而造成的痛苦的、扭曲的灵魂。
罪犯,都是养出来的。人的心理问题,是滞后反应的。今天的行为,却不是今天的问题。那些莫名其妙难以理解的行为,根源往往都在过去。他们的心里往往积累了核爆级的愤怒,只是被无意识地压抑了下去。当极端的恐惧像钥匙一样,打开了他心门,早年潜意识里的愤怒像魔鬼一样,控制住他,一发不可收拾。
破案后,我们看到的罪犯可能是穷凶恶极、丧尽天良,但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一定也孤独过,一定也痛苦过,只是,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没有人帮助过他。他的世界里没有爱,也就难以身同感受到常人的痛。他情感无能,孤独地活在自己构建的扭曲世界中,无人能救援。变态杀手往往不是因为金钱、性、仇恨去杀人,甚至连冲突都没有,他们没有任何动机。就象国内出名的黄勇一案。
27岁的黄勇是河南平舆的一个农民,自小性格内向,蔫蔫的,从不惹事生非,生活平淡无奇。但在2001年到2003年短短两年间,独居的他把自家的轧面条机机架,改装成杀人机械,取名为“智能木马”,然后,到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以去家里玩游戏、资助上学等为名,诱拐了17名青少年回到家中,骗他们躺到“智能木马”上,折磨他们,最后,用布条把他们勒死。
整整17条鲜活的生命啊,还是些半大不小的孩子,跟他无冤无仇,没犯任何错,却被他如此残忍地杀死!其实,黄勇还抓了第18个人,是一个姓张的孩子。这个孩子,特别温和、善良,黄勇折磨了他三天,他都没有发过火,没有骂过黄勇,只是不断地哭,不断地求:“哥,你别杀我,我不想死。”黄勇有过犹豫,可回答却是:“杀手的剑是双刃的,你不死,我必死。明天你就得死。”第四天的早上,黄勇准备杀他了,他又哭着求黄勇:“哥,求求你你不要杀我,呜~~你也有爸爸妈妈,如果他们回来找不到你,他们会多伤心啊,他们老了怎么办啊。”
说完这句话,屋子里安静了,孩子隐隐约约仿佛听到了哭泣的声音,他听到黄勇小声地说:“我们家人从来不管我的死活,我死了,他们都不知道吧。他们才不在乎我!”孩子出于本能地马上答到:“叔叔你不要杀我,你不嫌弃,把我认作干儿子吧。等你以后老了,我来养你。我们一起生活,好不好?”
正是这一句话,最终救了孩子。黄勇眼角流出了泪水。那一刻,他被孩子感动了,他感受到了从未体验过的爱。他内心浮起的一丝温情,让他最后把孩子放了。后来,孩子的父母报了警,警察才把他捉获归案。
真正能拿住人的就是情感。《犯罪心理》每一集的最后,探员们冲进案发现场拔枪指着犯罪嫌疑人时,都有一段精彩的对白,直击犯罪嫌疑人的情感软肋,痛点,要害,以使犯罪嫌疑人放下武器不再顽抗。
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可奈何,它推着我们作出了很多迫不得已的选择,这可能导致生命被唤醒的地方—家,充满了伤害和心灵的破碎。
每个降临人世的孩子最初都是天真善良的,如果长大后表现出冷酷和残忍,那很可能是他在生命早期体会了太多的无情。大多数经历创伤的孩子会把记忆封存,恐惧压抑,当下或许表现得若无其事,但就像是吃下了一颗错的药,缓缓地释放伴随终身,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或性格问题。所以,再怎么强调早年抚养,也不为过。
- END -
© Copyright
馨香原创作品 | 分享即是祝福 | 转载后台联系
| 启示录 2: 5 |
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坠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
和我们一起分享阳光
文艺 | 思索 | 爱 | 真理 | 生命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苹果手机用户,若您有感动赞赏本文,请扫描以上二维码,
并请加注文章名和作者名,便于我们统计。谢谢!
(安卓手机用户请按下面赞赏健)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馨香):穿越犯罪心理的迷宫
您好!请登录
已有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