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双一 端庄秀美的女子大都喜欢照镜子,“对镜贴花黄”时,不免顾影自怜。美人喜欢留影,古时有仕女图,今有人像写真。我妻子虽称不上是大美女,却也是喜欢拍照之人,外出游玩,必留下倩影。我是她唯一的御用摄影师,不得不常常操练,提高水平。 前些日子去海边看夕阳,妻子穿上漂亮裙子,我背上单反相机。日落之前最宜拍摄,妻子摆出各种姿态,我频按快门。但是,她的姿势总不令我满意。为了拍照,她把脸偏向一侧,下巴微微扬起,手指轻抚云鬓,定格空中。我左看右看,总觉得不自然。我不断提醒妻子:“再自然一些!放松!不要看我!”我想让她忘记自己、忘记镜头。可是谈何容易!在镜头面前,她越是想忘记,越觉得尴尬。该怎样微笑?露齿还是抿嘴?手脚该放何处?结果越来越不自然。几个回合下来,妻子大为不悅,说:“你的要求太高,我不会。” 原来我们已经习惯在镜头面前装腔作势,想要卸去伪装,却已无能为力。 孩子们则完全不同,他们最是自然,随手拍出的照片都单纯可爱。反而,当家长要他们面对相机,端端正正站好,摆出姿势,带上微笑假面时,多数的孩子都不情愿,要嘛逃跑,拒绝出镜;要嘛对着镜头做鬼脸。即便勉强服从,那龇牙咧嘴的面目,像哭一样。 屈从迎合,取悦大人,这对孩子起初是个负担,然而“乖巧”的孩子顺从此道,久而久之就形成习惯,以至于对此再也无知无觉。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假唱《歌唱祖国》的童星林妙可,就是如此。奥运一夕成名之后,她上过春晚,拍过广告,演过大片,但都是拿腔拿调,卖萌到底。九年后,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都惨遭落选。著名演员陈小艺对她说:“你若想当演员,就别吊着嗓子说话。”濮存昕也说:“这孩子应该把自己身上大人教的那一套都忘掉,真正像一个孩子那样去成长。”可是林妙可改不了。这不能怪她,错在教他的父母。 类似无知无觉的包袱,还有从学校里获得的标准答案。比如中学时学习语文,要给文章分段落,还要总结中心思想。如何分段?中心思想是什么?考试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再比如人是怎么来的,对如此深奥的问题,老师告我们:“是从猴子变来的。” 为了拿分数、升学,我们不得不适应教学大纲的思想模式和要求,把我们本来圆形的脑袋,放进正方形的模子。结果,学校是考上了,可我们的脑袋再也回不到原来的形状。 我们的审美亦是如此。现今大众都说,双眼皮大眼睛美,影视明星个个如此。所以,我们也就这样认为。于是有人看自己小眼睛单眼皮,心生烦恼,非要去美容院给眼皮割上一刀。 可是,谁说,一篇文章只有一种解读方式?谁说,单眼皮小眼睛不美?一百个人读莎士比亚,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第一位走向国际伸展台,上《VOGUE》杂志,并代言Dior品牌的中国超模,正是单眼皮小眼睛。 学习,是获得知识的必然途径,然而有另一种重要的学习,那就是“忘记”——英文是“unlearn”,就是与学习(learn)相反,有意识地丟掉从前学到的习以为常的东西——那些长在我们身上的累赘;就是打破积习,突破旧有思维的束缚。这,是我们获得新视野新知识的必要条件。 最近新公布的一项科学发现,就是很好的例证。长期以来,营养学界曾普遍认为,十字花科的蔬菜可以降低肠癌风险,是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但《免疫》学术期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在预防直肠癌上,真正的幕后英雄不是膳食纤维,而很可能是这些蔬菜中所含的吲哚(indole)类物质。 其实,早有一些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单纯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并不能起到保护肠道的作用,只不过他们受到惯性思维的限制,并没有继续深入研究。直到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科学家近期发现,抗癌的原因是吲哚类物质激活了肠上皮细胞上的芳烃受体(AHR)。 如果科学家“忘记”先前的共识性结论,拋弃定式思维的包袱,也许会更早发现这个祕密。然而,潜意识里,我们常常满足于既定答案带给我们的确定感,不愿意怀疑,唯恐那个答案一旦动摇,就会双脚悬空,陷入惶恐。 苏格拉底曾说:“我只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The only thing I know is that I know nothing)。 真知识的积累,并非像集邮越多越好。摆脱既有模式,用愚拙陌生的眼光观察世界,往往会带来新发现,使我们更加接近事实真相。 忘记,是为学习;拋弃,才能得着。《圣经》中,耶稣曾说:“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牢牢抓住自己的福祉不放,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用这样的方法追求幸福,必然失去幸福。而若不拋弃心中的世故与诡诈,变得像孩子一样简单,就永远看不清真理的方向。当我们拋弃旧有的眼光和惯常的定式,我们就会发现,耶稣这些悖论性的话语里,蕴藏着“似非而是”的智慧。 信息的积累,习惯的养成,往往不知不觉,但习惯的去除却不是自然而然的。当妻子对我说“我不会”时,恰恰证明,忘记,需要刻意地学习和操练。 鲁迅文学奖和陈子昂诗歌奖获得者,著名诗人李元胜,总结三十年的诗歌创作经验时说:“我的写作是不断放弃的过程,放弃已有的诗歌知识和经验,一切都得从头再来。写诗,因此十分有趣也富有挑战性。” 在寻求真理的人生路上,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我们背负了很多包袱。但,假如真的向往真理,我们就需学习忘记,变回小孩子,回归单纯与好奇。这会使我们重新思考这个世界从何而来、为何如此,我们生命的本源在哪里、去向何方等最基本的问题,然后一路求问下去。 这样探索的一生,岂不更新鲜有趣? 【注:本文原载于《世界日报》副刊文艺版2018年11月2日】 - END -
© Copyright
馨香原创作品 | 分享即是祝福 | 转载后台联系
| 马太福音 10 : 39 |
得着生命得,将要失丧生命;
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和我们一起分享阳光
文艺 | 思索 | 爱 | 真理 | 生命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
若您有感动支持馨香社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打赏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馨香):学会忘记
您好!请登录
已有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