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无烦
导 言
如果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会选谁?家长们的选项纷繁各异,从玛丽莲梦露到贾斯汀比伯,但孩子们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爸爸和妈妈、整个大家庭、家人吧……
国庆巧遇中秋,八天长假,逢人便被问:“长假打算去哪里?”还有一朋友在一篇《国庆旅游鄙视链》写道:“在这形形色色的国庆出游人群中,有一条鄙视链在暗流涌动。它在人们讨论旅游这档事时,就已经弥漫开来。处在鄙视链底端的,显然是回乡游。跟团游是没落的旅游鼻祖,但还是有充分的理由鄙视回乡游。自驾游是主流,他们认为跟团游是小学生玩夏令营。出境游以为,只有自己懂得旅游真谛。处于国庆旅游鄙视链顶端的,当然是室内游者!他们有足够的资本站在鄙视链顶端,因为他们之中不乏时间自由的顶级旅行者。他们已经预订好了国庆节后最实惠的机票,最美的风景,以及最从容的心态。”
有意思。几千年来,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热衷于旅游。我的朋友圈每天都被朋友们在各地晒出的美照刷屏。妹妹一家去了新疆旅游,临走时拜托我去陪父母。于是,我们计划着带老人和孩子周边游。可是上次回家,我觉得母亲比以前更小了,父亲比以前更慢了,他们根本走不动,哪里都想去,却是哪里也去不动。他们可能随时需要上厕所,走几步就会心率不齐,坐久了会站不起来,站久了又无法迈步,如果碰到景点人头攒攒,他们可能会呼吸困难,搞不好被人撞倒在地。尽管如此,他们在我心中依旧如山如海。如果“鄙视链”真实存在,我甘愿在最低层——回家室内游,以每天和家人好好吃一顿饭为基本旅游路线。
吃饭,在我们家里是大事。小时候,不管我们多晚回来,父母都会等我们一起吃饭。吃饭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刻,我可以一进门就溜进厨房尝一筷子糖醋排骨,可以和妹妹抢着盛饭摆碗筷,可以把我吃不下的一大勺饭全塞到我爸的碗里,可以陪爸爸就着一碟酥脆的花生米在吃完饭后坐很长时间闲聊。妈妈的理论是吃饭时绝对不能骂孩子,否则吃了不长肉。所以饭桌上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讲话,而我们常常是抢着说话,抢着回答,生怕错过了饭桌分享时间。
“你们到底是几点回来?我们一起吃午饭还是吃晚饭?”父母一如既往地问我们这个“头等大事”。“不管怎样,你们需要早点来,你们要帮忙一起做饭才有的吃。”我回头问儿子,告诉他去外公外婆家的“基本旅游路线”是吃饭,不是之前计划的周边游,原以为他会很沮丧,没想到他很开心地说:“我喜欢和他们、和你们一起吃饭。”
点击观赏《如果有个机会,你想和谁共进晚餐?》
我曾看到一个腾讯视频(见上方视频),十几个不同的家庭接受了同一个采访。采访里,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你选谁。家长们的选项纷繁各异,从玛丽莲梦露到贾斯汀比伯。但孩子们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爸爸和妈妈、整个大家庭、家人吧......听到答案的父母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比起玩具,孩子更想好好和爸妈吃顿饭。
我用同样的问题测试我父母,他们异口同声:当然是和你们一起共进晚餐啦。你们快点来!
看来,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想要的并不多,只想好好和父母吃顿饭。而当父母老的时候,孩子却是父母的全世界了。父母想要的竟然那么少,只想和孩子好好吃顿饭。
一到家就看到父母已经在分工,我们立即积极参与。从今天吃什么,是外面吃还是家里吃?到谁负责采购?谁负责洗碗?谁去摘菜洗菜?然后我们分工合作。我最喜欢陪妈妈买菜、烧菜,儿子最喜欢陪外公摘菜、洗菜,老公负责洗碗。
一路上我陪着妈妈慢慢地走过一个又一个菜摊,看完了整个菜市场也没有决定要买什么,因为我们边走边聊,妈妈太专心听我讲话,竟然忘记了来做什么的。从小,每逢我们说话时,妈妈就非常专注。她不仅耐心地听而且非常有智慧地回应。现在,她耳背了,就听得更加专注了,回答依旧那么有智慧。我表扬她,她开心地笑,并大声地说:“我每天坚持朗读圣经,读几遍呢!这样脑子才不会生锈。口舌也不打结。否则,我早就词不达意了。”我心里顿生钦佩,妈妈虽然比我晚信主,却一直是我的榜样。难怪我常常感到上帝耐心而专注地听我倾诉,一如妈妈在我身边。
买完菜回去,是爸爸和我儿子的拣菜时间。他们一边拣菜,剥毛豆,一边交谈。爸爸非常关心外孙的学校生活,事无巨细一一过问。我想起了当年爸爸对我的“盘问”,一直持续到大学。他关心我的每一场考试,每一次比赛,每一个老师,甚至每一堂课。我和妹妹所有的家长会都是他出席的。我们的每一次考试都是他送行的。我们的每一本课外读物都是他去买的。他好像读了好几遍小学、初中、高中似的,不厌其烦地跟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成长。现在他巴不得跟着外孙再读一遍国际学校,无奈他已无力再学英语了。
爸爸说,他这一生没有什么成就,不知道还有几年可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可找不到。每天能做的只有为每个孩子祷告,希望上帝垂听。我说,这是最有意义的事了。我突然想到圣经中一段对天父的描写: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诗篇 139:7-10 ) 诗人又说,无论是白日,还是黑夜,无论是阴间,还是天庭,这位天父永不离开我们。他的手既扶持,又引导;既在明处陪伴,又在暗处相随。他享受与我们一起漫步人生路,一起同行。他或不可见,却从不缺席。就像我的爸爸,风雨无阻,节假日无休,抚养我们长大,守候我们心灵的后方,在我们的生命中他从未缺席!
一顿饭,从切配到烧煮到洗刷,每个人都以厨房为旅游中心,经过几番驻足,终于转战客厅。但吃的速度远比准备的快,吃罢,我们都舍不得离开。一段时间不见,各自的生活中多了不少美好见证。儿子谈起最近第一次在野外露营的经历,讲得眉飞色舞。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的回应和表情还让他开怀大笑。我一路跟着他成长,一路狂奔乱跑,正如当年父母追赶我的脚步,信、望、爱在传承。饭后,先生默默地去洗碗,儿子悄悄地对我说,以后我希望我的孩子们也能和你们一起吃饭!
好好吃一顿饭,从吃什么到谁刷碗,不知要浪费多少时间。可就是在这些看起来被浪费的时光里,藏着一个家庭的爱和信念。我们就这样在一顿饭又一顿饭的时间里,告诉父母,告诉孩子,告诉配偶,你们对我特别特别重要!
作者(左五)和弟弟一家饭后合影
- END -
© Copyright
馨香原创作品 | 分享即是祝福 | 转载后台联系
钱可以买到房子,却买不到幸福的家
| 马太福音 19:19 |
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
和我们一起分享阳光
文艺 | 思索 | 爱 | 真理 | 生命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馨香):鄙视链底端的长假生活
您好!请登录
已有0评论